编者按
6月11日,环境保护部邀请国家环境咨询委、环境保护部科技委部分委员就《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应对措施》的初步实施方案进行咨询论证。与会人士一致认为,这个实施方案做得非常及时,定位准确,操作性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本报特摘录与会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重建高起点落实环境优先理念 爱我家园网@- )y)3gTS*i1R(wqMw
依法推进灾后重建
清华大学教授 井文涌
灾区重建,一定会有各种专项规划。昨天公布的《国务院地震灾后重建条例》中提到两点,一是重建规划要依法推进,二是强调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所以在规划重建阶段,应强调规划环评。通过评估,不仅要提出适合灾区特点的规划环评办法,还要为地震遗址、遗迹的确定提供评估建议。《国务院地震灾后重建条例》第37条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灾区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方案。这次汶川大地震已经改变了汶川的自然环境,通过以上评估开展,可以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一些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议。
此外,在《国务院地震灾后重建条例》中还提到了一条原则,就是与对口支援单位相结合。如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负责这个地区重建的一些善后工作,所以我们的相关调研、实施方案和建议都应该注意与对口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也可以缩短我们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爱我家园网¥- AMdD_HcWi[!d9K_$
重建一定要有高水平
国土资源部资源咨询研究中心主任 张彦英
首先在重建过程中,要回避自然风险。地震区主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实际上有3条断裂带。已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主要在映秀到北川的断裂带,灾情最重的是映秀镇。所以,在重建过程中,一定要回避自然风险,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
其次要对地震遗迹进行评估。要建北川地震遗迹博物馆,对我们的纪念和警示作用会很大,但地震遗迹如何保留、保留多少,需要评估。
地震灾后有救灾、过渡和重建3个阶段。过渡阶段的标准是能够活下去,但在重建阶段就应该考虑很多的问题,包括规划问题、部门协调问题、产业布局、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时候,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统筹规划,立足于高的起点。过渡期可以长一点,但为了子孙后代永久的幸福安康,重建工作一定要高水平。 爱我家园网……- :2EAR8ZsGmz]{wC]
做好灾后环境跟踪监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蔡登谷
对于“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对策措施”项目,我有这么几个建议。一要重视城镇乡村选址及重建规划;二要加大力度恢复地表植被,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避免次生地质灾害;三要加强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评估;四要把灾害性生态移民的安置纳入项目的工作目标。这次地震可能产生很多的灾害性移民,我们应当综合考虑他们的安置问题,不应单单局限于帮他们把房子重新盖起来,而应在选址、布局上给予科学的引导,适当地考虑环境问题。
另外,我认为灾后的环境跟踪监测应做好长远打算。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预报,凡是特大地震,它的波动时间会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建议地震跟踪监测的时间尽量长一点,主要是一些动态性监测,从地震的频繁活动期到稳定期这个阶段,要一直跟踪下去。 爱我家园网$- w9k]c96E3JMmi(5Q
建立灾后重建环保机制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王金南
现在我们来做这个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应该说难度很大,因为到现在还没有建立很好的科学评估体系。我认为环境保护部应该呼吁,在国家层面建立灾后环保机制,在国家有关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中都应贯穿环保的概念,并与地方的规划进行很好的衔接。如果这种环保机制没有建立,那么环境安全评估,推动起来可能更加困难。
另外,如果要进行异地重建,就涉及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评估体系,应该选哪些指标?重建新址的环境容量如何计算?城镇重建按多少人口建设合适?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难界定的。因此,这项工作是必须的,同时也极具挑战性。
重视农村地区的灾后重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温铁军 爱我家园网……- Abr+DocQ|3j%$hKo
目前灾后重建的重点在城镇以上,农村地区考虑得较少。实际上,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我们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农村地区。这次地震灾害涉及到40多个县市区单位的4670多个村级单位、几万个自然村组的居民点,这些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相当艰巨,在实施方案中,希望适当关注一下占人口和行政单位绝对比重的农村地区。
这些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山区,农业总量还不到全国农业总量的0.1%。所以,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这里的农业产业布局不应再按一般的政策来考虑,而应该考虑在地震带村点越小越好,农业单位越小越好,让农业产业布局对环境不形成负面的影响。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越是小的农户,它的影响也越小,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小。而在平时,越是小农户,也越能形成农户自身的循环经济,能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 爱我家园网%- dR*VE!xSrk :OXmn
规划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 爱我家园网%- }Po9xD93$ZyPPB6U
环境安全评估应放在首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王涛 院士
这次地震发生以后,环境保护部的工作做得非常及时,而且针对地震灾区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现在讨论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对策措施,我认为灾后环境安全的综合评估应该放在所有评估项目的首位。
这一次的地震灾害引发了环境安全问题。但环境安全,不仅包括由于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危机,还包括其他众多方面,牵涉面很广,所以在重建规划中必须进行全面的规划。现在是过渡期,过渡期可以适当延长,但规划一定要做好。突出综合评价,而且强调规划,强调在规划当中将环境安全、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在灾难面前应该吸取的教训。环境安全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安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的协调,综合评估、全面规划一定要把握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爱我家园网$- xv%L~06*vUfv&gqq
重建应符合生态功能区划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冯宗炜 院士
环境保护部曾联合各部门做过中国生态功能区划,它规定了在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里面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现在这个功能区划已经在很多地区发挥了作用。这次汶川大地震所涉及的地区是属于生态功能区划中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在灾区,有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灾后重建必须要高度警惕,一定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做好灾后重建的规划,考虑这个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明确哪些是生态最脆弱的地方,哪些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如果不考虑其功能特点,盲目发展工业、发展其他产业,将来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很可能要失去生态环境这一自然屏障。
建立综合地质观测系统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魏复盛 院士
关于灾后重建,在什么地方建?怎么建?要从环境的角度考虑,同时还必须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放在一起统筹考虑。针对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统筹考虑重建方案,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没把握好,只是简单地就地重建或原地重建,那就是在与自然抗衡,结果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候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从长远发展考虑,从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角度考虑,在重建时避开地震带,在地震带的范围内以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为主,建少量能够抗震的房子,不在地震带做较大的发展规划,这是比较安全的。
将来在进行宏观重建时,希望国家能考虑建立综合地质观测系统。因为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气象、水利这些方面与地震灾害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比如发生地质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与气象、地质、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彼此相互联系。但现在我国的部门分割非常严重,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信息不畅通,对灾害预测预警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建议,将来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站在国家的层面建立中国的地质观测系统,既节省资源,也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效果。
要充分重视灾后生态修复
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 尹改
我们应该对这次地震做全面的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因此,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不能只是局限于四川灾区,也要考虑受灾严重的陕西、甘肃,否则这个项目就不全面了。另外,为了使项目研究更细化,提出一些研究方法,调动地方的力量配合,可以事半功倍。
另外,我发现在这个项目的任务中,生态保护方面的论述不太充分,应适当增加生态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内容。诚然,在紧急救援和过渡性安置这两个阶段,环境污染问题是十分紧迫的,在时间上要求比较高,需要及时解决最重要的污染问题。而到了灾后重建阶段,虽然仍然要重视控制污染,但也应在重建中多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问题,多考虑生态修复的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在重建规划中落实环境优先思想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 吴波
灾后重建确实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大工程。环保系统不能停留在本部门的职责范围内,要注意从环保角度、在宏观决策层面提出我们的建议。比如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念。对四川灾区的恢复重建,我们就应按照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要求,在重建规划中落实环境优先的指导思想。尤其四川灾区,原来的经济支柱是化工,现在它还有几个重大的化工企业,我觉得通过恢复重建这个机会,应在调整产业结构时重点考虑环境安全问题。
另外,我建议进一步扩大项目研究对象的范围,不要把工作区域局限在四川灾区。前一段我去了甘肃灾区,那里受灾也很重,当地住房、工业毁坏了90%以上。所以,我认为甘肃、陕西灾区的研究也不应该忽略。
最后,这次地震也给我们的环评工作带来很多启示。对于四川、甘肃这样的水资源大省,它的水电开发尤其是小水电,我们应该结合自然风险等方面做一些环境影响评估。还有灾区道路的问题。现在灾区道路都是应急打通。今后围绕灾后经济建设,我们的道路建设也会带来一些生态方面的影响,带来一些整体经济布局的问题,这些环境风险,我们下一步也应重点考虑。
建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重建要兼顾回顾性与前瞻性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如松
大地震发生以后怎么减少损失?以回顾的眼光进行审视非常重要。不仅要在重建过程中进行规划,还应对之前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都做一些类似规划环评的工作,以便我们更好地吸取教训。这个教训不仅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服务,更要为将来中华民族的防震抗震救灾服务。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还需要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这些地方都是中国生态脆弱、经济滞后、社会贫困、人口密集的地区,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对于这样的地区怎么重新规划,定位其发展,包括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生态风险、生态安全问题都需要考虑。
充分考虑潜在和长期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文兴 院士
这个项目中提出了一个原则:立足于解决当前问题同时面向长远发展。灾后环境安全评估工作必须既要满足当前救援和安置工作的迫切需求,又必须面向灾区长远发展,对潜在的、长期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出应对措施。我觉得从初步的项目实施方案来看,立足于当前问题是重点,但是面向长远发展的内容还是不够。
在产业发展战略评估、工业企业恢复与重建的环境保障与对策方面,我们要利用现在这个机会,审慎地考虑未来,特别是要考虑到哪些应该发展,哪些不应该发展。
此外,唐山大地震中,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认为面对这次四川地震及其灾后重建,应该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从唐山地震中吸取。
评价之后还应进行再思考
中科院地理所 李文华 院士
在评价过程中,不要只是对我们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而应该更多地思考在这样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能吸取什么教训。我们不应只是对现状进行评价,更应在评价之后进行再思考。
关于灾后环境安全评估项目,时间很短,希望能够凝聚更多的力量,有更多的部门来参与做这件事,包括一些灾区当地的研究部门都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比如中国科学院在当地就有山地灾害所、成都生物所,这些单位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若能够动员一切力量,把能够调动的人才都调动起来,相信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能完成一些比较深入的工作。
应限制过度开发水电资源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潘自强 院士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核与辐射安全,环境保护部在第一时间里就启动了核与辐射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同时,国务院拨付应急资金对地震中受到损害的核设施进行修复,积极解决震后残留问题。这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对核安全工作者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另外,在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中,可适当关注四川小水电梯级开发建设的发展。过度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会使水资源日趋枯竭,生态失衡,影响到河流的生存。在江河上游支流修建过多的水库占用了当地大量的耕地、森林和湿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与我国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之路相悖。
应建立地震灾害数据库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 周怀东
我认为“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对策措施”项目的启动和实施非常及时,为科学准确地进行灾后环境安全评估提供了一套可供借鉴的方法。下面我提几点建议。一是灾区焚烧固体废弃物可能产生有毒气体,这一问题应尽早得到重视。二是此次受灾地区分布着10多个采矿点,由于地质情况不稳定,尾矿库存在垮塌的风险。三是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进行重点地区典型次生污染风险识别、评估与对策研究,这个课题非常有价值,可能需要几个部门联合起来做。四是建立一个地震灾害的数据库,这个是很难得的。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灾后环境安全综合评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及今后发生类似灾害时的预警预报都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