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重在求真务实...
时间:2008-02-13 16:00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纯银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次
摘要: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日前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不只是拿来看的,而是要拿来当饭吃的。生态文明是一种让人普遍感到幸福的文明形态,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日前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不只是拿来看的,而是要拿来当饭吃的。生态文明是一种让人普遍感到幸福的文明形态,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贵州省省长林树森所说的“生态文明不只是拿来看的,而是要拿来当饭吃的”,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爱我家园网%- R^&"Z^$LwJRZUu{^
自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热潮。不少地方或部门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时,纷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固然值得肯定。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或部门却出现了误读“生态文明”的现象。有的甚至片面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完全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曲解。
“生态文明不只是拿来看的”的观念,不仅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变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方式,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更需要我们每个人转变价值观念、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正视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使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部门的行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用符合统筹人与自然相协调要求的方式,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最终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以生态文明涵养我们的发展,涵养我们的社会,涵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爱我家园网@- Bx~Mx*z)&"2|BPHv
“生态文明不只是拿来看的”的观念还要求我们要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融入到社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摒弃陋习、杜绝污染,形成爱护自然、呵护生态的社会风尚,才能扭转资源环境成为制约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绊脚石的局面。
期待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或行业部门,在抓生态文明建设时多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少做表面文章。相信只要政府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只要企业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只要每个公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或消费习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一定能逐渐得到实现。
>>> 观点要览>>>
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问题上,有这样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加以克服。 爱我家园网……- )@BeJZ} ]M@q5qIV 如有人认为我们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过早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会阻碍工业化进程。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官员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表面文章,往往是搞花架子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则不到位。
有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绿化、美化环境,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等。虽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绿化美化环境,但根本问题在于对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区域的事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区域的生态建设固然也是重要的,但生态破坏更严重的恰恰主要是城市地区。在现阶段,迫切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先是城市地区。
许多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领导者的事情,与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事实上,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来支持、配合和监督领导机关,让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措施得到落实,让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受到监督并得到纠正。 爱我家园网@- lvyMc17Ye1rQnn)W
(民革中央调研部研究员蔡永飞)
(责任编辑:admin) |
ADarticle_bottom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