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对话人物 爱我家园网*- VFuq_[siXDg{gWQ| 对话人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如柏 点击一记者关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折射出地方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重视不够 领导思路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与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有关 记者: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发布的《2006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以及《2006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简称“城考”)的最新结果显示,我国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重点城市不足四成,参加全国“城考”的595个城市中,有200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这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 毛如柏:正如你所说,的确存在这个问题。近年来,中央对完成“十一五”规划中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工作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也做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很大投入。2006年以来,针对落实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国家先后安排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57.9亿元,用于支持841个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已经安排50亿元资金投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但是,实际情况还尚有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如“城考”报告所反映的,一系列指标数据无不说明一个问题:目前全国城市的环境问题仍然相当突出,特别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 爱我家园网%- mR6ccFgW(W^uVva7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部分领导干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有失偏颇,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存在着博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数量与规模迅速增加与扩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使得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和滞后的环境基础设施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前期建设投资,还需要后期维护和长期运行的不断投入。一些领导认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很难与其他一些有显性政绩和即期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比,于是,重视建筑安排、交通建设,对事关城市健康发展的环境基础设施及配套管网规划和建设重视不够,能拖就拖、能等就等、能敷衍就敷衍、能应付就应付,故而造成环境基础设施的长期缺失,城市功能不完善,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不足,污水处理率不高,环境质量差,由此形成城市发展中一个积重难返的痼疾和令人窘迫的软肋。 爱我家园网%- zss)M5G&SWYEx|48 点击二 记者关注如何改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 领导思路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并出台配套政策 记者:当前,全国很多地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率与国家要求的处理率相差较远,这种环境基础设施滞后导致污染治理能力不足的状况是否是2006年未能完成减排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会不会对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带来巨大压力。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毛如柏:肯定地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污染治理能力不足的现实,的确是造成我国2006年减排目标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对“十一五”减排目标产生影响。这个问题不容忽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设施建设问题,而深层次引发的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我们国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甚至10%以上,但目前仍有约3.2亿农民喝不到安全饮用水,两亿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那么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益又将如何体现?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点,但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点,将会牵动整个面。因此,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意义重大。 爱我家园网$- {KfCT4qa$^E~0tsc 客观地说,环境质量改善绝非一蹴而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从目前来看,造成我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处理效果不好的关键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和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我国能否实现“十一五”环保计划目标。这两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是,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设施,建成了又没有充足资金来维持设施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运营体制与机制上的原因,不少运行中的设施,并未发挥出设施所设计的处理能力、效率和质量。我们是在经济还欠发达、人均GDP不到800美元的情况下开始投资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而国外一般是在经济达到发达程度后才开始进行环境治理。在建设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巨资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确实需要政府领导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也的确是对我们各级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检验。 爱我家园网¥- ]M^HV7Wx{shY#7ua 按照“十一五”规划,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要达到70%,还有将近20%的处理能力要新建,国家要对各级财政、企业自身、银行信贷、社会资金和外资可以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有一个估算,加强政府财政及国债资金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和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再生利用率;要督促各地抓紧出台相关经济政策的配套实施细则;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提高综合利用率;同时,认真解决与市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市民反映集中的城市环境问题,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 点击三 记者关注如何遏制污水处理厂成摆设的现象 领导思路 要重点解决资金问题,并进一步加强监管,从重处罚 记者: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存在着只建污水处理厂不建配套管网的现象,污水处理厂成了一些地方官员显示政绩、应付检查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我家园网@- TkMx!@X$W:G2+g O 毛如柏:这个问题的确不容忽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足,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同时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更关键的是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刚才你谈到的这些做法,不仅危害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增加了今后治理的成本,还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近几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受到重视,但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水污染防治的需要。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了流经城市或城市下游的河流,使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全国64%的城市河段为Ⅳ类或Ⅴ类水质。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成为改善我国水环境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有些地方对管网建设不重视,重地上、轻地下。虽然有关“污水处理厂建设一定要管网先行”的呼吁已经提得够多了,我们依然发现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资金问题。当时国家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上给予国债支持,地方为了争取到国债项目,就先上马建设污水处理厂,之后的管网建设资金却迟迟难以兑现。二是对管网建设不够重视。以环资委近期调研的某省情况为例,2006年至今,全省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项目132个,建设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590万吨;已经建成项目92个,日处理能力453万吨,但是与这些污水处理设施相配套的管网建设却存在45亿元资金的缺口,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或者干脆难以开工。可见,污水收集管网与厂区建设不配套,使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项目负荷率偏低,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爱我家园网……- aUcKK32Y+:8J"ato 对此,我们应该予以足够重视,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对污水处理厂已先行建成的,要优先安排资金建设配套管网;对规划拟建的,一定要遵循“厂网配套、管网先行”。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有偷排偷放行为、处理质量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污水处理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 点击四 记者关注减排刚性指标对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刺激作用 领导思路 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巨大,\"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质量有望改善 记者:现在一些城市已经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力度,这应该是约束性指标巨大压力的结果吧? 毛如柏:应该承认,压力出动力。“十一五”规划人口资源环境指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而以前被认为最重要的GDP增长等指标,被列为预期性指标。对环保领域来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成为约束性指标,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央政府加强环境资源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爱我家园网*- %ypO1F}EdPpCMJfZ 目前,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已经开始显现。2006年,中央财政已经安排的180个水污染治理建设项目在2007年相继投运;全国新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83座,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56%,各级政府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此外,其他污染治理设施也在加大建设力度。用这两个指标来推动城市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在局部地区已经开始显现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各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工作的陆续完成,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的“十一五”规划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点击五 记者关注: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领导思路 各级地方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紧建立和完善减排三大体系 记者:应该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确已经成为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一个瓶颈制约。在这一严重现象背后,您觉得问题的实质和根本是什么,怎样解决? 爱我家园网……- 9oZ4ET@s$ALAERFF 毛如柏: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也的确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倍加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指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犹如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预期指标未能如愿完成,看似工作任务、技术改造问题,其实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也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各级地方政府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环境执法能力加强和执法环境的改善基于各级政府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十五”计划确定的重点流域治污项目47%的计划投资没有得到落实,环保部门执法监管能力薄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屡禁不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依靠法制的手段,强化对减排目标和责任的考核,将行政辖区环境质量变化状况作为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我觉得,这是个根本,抓住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难看清所有纷繁复杂问题的本质,抓住这个问题,我们也就抓住了事情的“牛鼻子”,我们应该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于污染减排,现在需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三大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及时掌握老污染削减和新污染增加动态变化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确定国控重点污染源,并向社会公布名单。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必须在2008年底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三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尽快出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办法》,对因工作不力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问责制度,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还要抓紧制订出台有利于污染减排的环境经济政策,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入手解决污染问题。有了这个体系,我们就能解决城市的问题,对干部、对城市的考核,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