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危及到敦煌的可持续发展,如不尽快解决,敦煌将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今年3月初,人民日报社记者曾华锋就敦煌生态恶化的问题以专题调查《甘肃敦煌面临沙漠化威胁》、通讯《敦煌不能重演楼兰悲剧》分别在3月29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和4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后,立即引起党和国家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爱我家园网@- %axea~!EIA@TbsB_ 总理批示:加快敦煌生态保护工作 爱我家园网@- e$6m:i]1YpZIbMWe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了《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后做出了重要批示,明确指出:“敦煌生态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快进行。请甘肃省政府研究。同时要求发改委、水利部、环保总局予以指导和协调。” 爱我家园网……- Ko5]*d2^@%RIdAdL
酒泉市委书记:制定计划保护敦煌生态 爱我家园网¥- +FQUUKtEekxtHNmL 随后,酒泉市委书记李沛文看了4月7日《人民日报》的报道后,也做出了“敦煌生态问题要进一步引起重视,聘请各方面专家论证,提出和制定一个综合的生态保护计划”的重要批示。 爱我家园网¥- |mgUxieCjl@Idld7
决不让敦煌成第二个“楼兰” 爱我家园网¥- LfBacQcZg@^CzXsr 开展节水做好生态保护 爱我家园网$- ja{n0zt5zd%5^ 5L 近日,敦煌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决不辜负温总理的殷切期望。要着眼敦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要服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月牙泉的全局利益,坚决落实“三禁”措施,多方面开展节水工作,切实做好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不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爱我家园网$- n(hEWkR6F4ze4QRN 四大措施阻止生态恶化 爱我家园网$- SmAeL0TDg)Y{rW8S 敦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聚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对敦煌生态恶化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农业高新节水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2005年,全市投资1600多万元发展棉花膜下滴灌高新技术2万亩,按此推算,全市20万亩棉花全部运用滴灌技术,每年可以置换出4772万立方米水用于生态建设;建成了三个管灌、滴灌节水示范点。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封沙育林育草500万亩;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对老化、枯死的农田防护林要逐步更新改造,今年已更新和改造453公里。截至目前,敦煌市各类保护区总面积达1161.3万亩。三是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敦煌已建成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4座,全面进行支干渠改建,使渠水的利用率由过去的33%提高到现在的61%。四是制定了《敦煌市地下水开采暂行办法》,严格落实“三禁”(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政策。关闭了城区部分单位的自备水井;其次,加大了对城市供水网络系统的改造,日供水能力由2万吨提高到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日处理污水可达到3万吨。这些措施对缓解敦煌市水资源紧缺、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48%。全市辖4镇7乡,总人口1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万人。敦煌地处大漠腹地,年平均气温9.3℃,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属典型的干旱性气候。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大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有汉唐名关阳关、玉门关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又称魔鬼城)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 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甘肃省鸣沙山月牙泉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敦煌的眼睛,也是大漠深处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因其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水被鸣沙山四面环抱,“沙水共生、山泉共处”,构成了举世闻名的沙漠奇观。 鸣沙山月牙泉,“天下沙漠第一泉”,它是敦煌生态环境恶化最为明显的地方。 敦煌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民勤,民勤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是陌生的,而敦煌是世界旅游胜地。 4月27日,记者驱车前往月牙泉采访。记者来到了翰海名珠——月牙泉。在月牙泉村看到,一座座沙丘不断前移,流沙已将农庄边沿的树木逐渐掩埋。而沙魔仍不罢休,在狂风的鼓动下,一点点吞噬着有限的绿洲。 现状 月牙泉水深由10米降到2米 这个据史料记载有上万年历史的人类奇观,水域面积由上世纪60年代20多亩锐减到现在的8亩多一点,水深由过去的10多米下降到现在的2米过一点,若不是当地政府采取外围补水的措施,可能月牙泉早已成为干枯之泉。 村民杨成说,现在风沙越来越多,春季是风沙最多的时候,一刮起来就有七八级,最大有时达到十级以上,他们种植的温室大棚都被无情的风沙打得七零八落,瓜秧断了,收入减少了。 现状 几条大河全都断流 党河是敦煌重要的水源之一。记者顺着党河而上,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大片大片的沙枣林处在死亡和半死亡状态。这些沙枣林是曾经为了治沙而种下的,现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沙枣树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整株枯死,活下来的也只能发出寥寥几片叶子。一位放羊的大爷对记者说,这里以前树林茂密,如今沙漠进来了,昔日的沃田肥草已变成今日黄沙。当记者询问“眼前你的家园能否保得住”时,老人酸楚地摇摇头低声喃喃自语:“难说、难说!” 除了党河之外,敦煌城西的疏勒河也曾是敦煌至关重要的水源。然而由于上游修建了水库和堤坝,敦煌境内的疏勒河于1960年断流。 本报记者郑建军 缺水 加剧敦煌沙化进程 本报记者魏娟为您报道 是什么原因导致敦煌面临沙化?《甘肃敦煌面临沙漠化威胁》、《敦煌不能重演楼兰悲剧》在采写这两篇报道的曾华锋记者的眼中,敦煌是怎样一种景象?他为何要采写这篇报道?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昨日对曾记者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您当初是怎样想到要采写这篇报道的? 曾华锋:在采写《甘肃敦煌面临沙漠化威胁》时,我想起温家宝总理对民勤的8次批示。我想敦煌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民勤,民勤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是陌生的,而敦煌是世界旅游胜地,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如果沙漠化趋势得不到遏制,敦煌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我必须将这一情况如实向中央汇报,以免悲剧重演。 记者:在您所采访过的地方,敦煌给您留下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曾华锋:第一次去敦煌是2005年12月,正好是冬天,到处都是黄色的沙土,灰蒙蒙一片,土地是黄的,树木是黄的,就连地上的羊也成了灰色的。这是我第一次到敦煌,尤其是后来经过对月牙泉的实地采访,它对我的触动很大,这个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举世闻名的沙漠奇观,如今已成“风中之烛”,目前月牙泉的最大水深仅有1.2米。 记者:通过您的实地采访,您所了解到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这种现象? 曾华锋:人口增加、耕地拓展、建坝截流,导致敦煌绿洲赖以生存的疏勒河、党河和塔里木河水流量减少,是造成月牙泉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据专家介绍,缺水导致的沙漠化加剧了莫高窟等文物保护的大难题。 记者:面对目前的这种境况,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曾华锋:为了不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敦煌近年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酒泉市把青海省大哈尔腾河的水引入党河。目前,“引哈济党”工程已完成环评大纲评审。同时,敦煌还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制定了《敦煌市地下水开采暂行办法》,多方面开展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工作。 六大原因导致敦煌沙化 探究敦煌生态恶化的原因有如下几种:一、敦煌地处内陆腹地,降水量稀少,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敦煌年降水量为39.9毫米,蒸发量为2486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2倍;二、流向敦煌的疏勒河300多公里河道断流;随后党河断流,塔里木河断流,造成流向敦煌的地下水量减少,外围的湿地萎缩、植被退化、动植物种群消失;三、敦煌库区实施的渠灌防渗,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加上敦煌人口由解放初的不到4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8.7万人,灌溉面积由13.4万亩增加到36.15万亩,每年旅游的人数达到60万人次,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从敦煌市水务局统计表上看,目前敦煌全市各类用水年需3.62亿立方米,党河实际来水量为2.6亿立方米;四、过度放牧,造成植被退化,沙化加剧;五、过量开采地下水;六是农业的大水漫灌式增加了用水量。据敦煌市水务局用水统计,敦煌目前每年缺水将近800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上缺口3000万立方米,生态用水上缺口是5000万立方米。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不高,农业灌溉方式粗放,多为大水串灌、大田漫灌、深浇满灌。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又十分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水资源价格偏低,水价机制不合理,水价构成中没有考虑社会成本、生态成本和未来成本等费用。 有识之士惊呼:在风沙的肆虐下,敦煌绿洲一旦失守,酒泉将唇亡齿寒,危及到河西走廊,甘肃甚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报记者郑建军) 来源:《西部商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