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和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实践告诉我,严谨缜密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品质。 在松花江污染战役中,我与环科院许许多多的参与者一样,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报效国家,忠实地履行着“环保人”的应尽职责。 在中国环科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是全院第一批奔赴松花江现场的,也是应急阶段全院最后一批撤离现场的。前后5次往返于北京和松花江之间,在松花江现场连续工作了20余天。 突发事件是对我们的考验 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科研工作者应对突发事件必备条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是对环保工作者的严峻考验,因为它会影响到沿岸上千万人的生产和生活。全国环保系统都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与相关部门团结合作,把这一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爆炸发生后,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促使我一直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24日晚近十点,突然接到院长孟伟的电话,要求我第二天随国务院工作组赶赴松花江。 接到任务,我并不感到突然,只是时间太紧了。最先反映在我脑子里的,是在危急时刻,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如何以一个环保工作者的责任和共产党员的忠诚,为政府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于是,我连夜返回办公室,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认真研究,直到第二天凌晨。我也顾不上对家人做更多的解释,简单打点行装后,奔赴松花江。 一下飞机,工作组马上赶到现场察看情况。在当晚的讨论会上,我根据掌握的材料,详细介绍了硝基苯的危害和影响。散会时已经快深夜三点了,为尽快作出进一步判断,我又忙着分析材料,查找依据,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析。第二天,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硝基苯很难在水中完全降解,水里的鱼应当禁食的建议。由于有充分的依据和客观的分析,我的建议得到采纳。在决定用活性炭降解污染物后,根据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的经验,我及时提出,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活性炭粉末扩散造成二次污染。这一建议引起黑龙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现场工作的两天里,我集中全部精力了解现场的一切与污染相关的信息,又马不停蹄地带着第一手材料返回北京,立即向院长进行汇报。这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回家看看,因为大家都在忙。我相信我和同事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大家,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以及我们科研人员的责任。 我和同事们一起连续三天三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制定出第一轮应急治理方案。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和我一起共同解决硝基苯污染的是一个团队,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专家献计献策,认真制定方案,进行各种试验。当决定用稻草和秸秆进行削减硝基苯实验时,办公室的申凤兰和物业中心的苗勇主动承担起寻找实验材料的工作,连夜分头到京密引水渠河边、小汤山等偏远地区急速找回稻草和秸秆。同时,为保证实验的快速启动,水所实验室的一批博士、硕士自己动手拿起工具,粉碎搅拌稻草和秸秆,然后进行萃取和分析。就是这样,大家团结合作,协调有序地为着共同的目标与时间赛跑。 实验中,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用什么方法把硝基苯完全溶化在水里,稻草和秸秆取多长才更加有效合理,然后通过什么方法萃取稻草上和水中的硝基苯等等。作为首席专家,我凭借所学的知识和多年来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首先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对实验加以正确的指导。一个通宵下来,大家的眼睛熬得更红了,可是都很欣慰,因为实验成功了。 这时我还了解到,按照总局的指示和统一部署,环科院在接到命令后迅即组织调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在孟伟院长的指挥和统一安排下,成立了有专家在内的应急领导小组,快速投入到了污染防控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方案的编制、实验室试验、现场勘查和采样分析等研究工作中。制定了《松花江污染应急削减污染物方案》和《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方案与控制对策方案》。还由孟伟院长、舒俭民副院长亲自带队,组成了老中青科学家相结合的20余人的队伍,奔赴一线开展工作。留守院内的段宁副院长和罗桂玲书记积极配合组织院内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后援。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取得松花江污染战役的阶段性成果。 我承担了《松花江污染应急削减污染物方案》和《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方案与控制对策方案》主要部分的制订和实验工作。为给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12月2日下午,在总局领导和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决定在松花江佳木斯发电厂用稻草、秸秆和活性炭做水中硝基苯削减实验,我要将实验全过程从头盯到尾,直到产生最终的实验结果。同时,另一组专家正在进行应急削减实施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方案最后的确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现场实验结果将直接影响工程方案的结果和领导部门最后的决心。 由于现场人员相当紧,孟伟院长和我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切稻草,装麻包,缝麻包……直到一切准备就绪,孟院长才匆匆离开。望着孟院长渐渐消失在凛冽的寒风中的背影,我真的很受感动。在松花江一线,每个人都早已抛开一切杂念,是那样的执着,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提出控制污染,减少污染损失的可行性技术方法。那又是一个连续奋战的不眠之夜,每三个小时取一次水样,送到市环境监测站,夜里12点进入实验室进行样品处理、分析,直到第二天早晨7点才处理完所有的数据。看到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寒冷、困倦和疲劳等等,顿时烟消云散。我急匆匆赶回驻地,想尽快,哪怕是早一分钟把结果告诉大家,把这一喜悦同大家分享。到了驻地我才知道,原来大家为我的安全焦虑了一夜,也为实验结果而一夜忐忑不安。当专家们看到67.4%的处理效果时都十分激动。我们马上把数据写进报告,八点三十分准时向总局领导汇报,为总局应对松花江事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 科学必须求实、严谨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还需要准确的数据和精确的实验,同时还要能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被污染的水体及其对流域的生态影响修复、治理及影响评估都需要大量的现场勘查和不同断面的水、冰、底泥、生物、植物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而有机化学分析在取样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作前处理,才能保证数据准确。为了掌握第一手数据,我想到应及时在污染现场建立实验室,随即我向院里提出建立实验室的建议。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院里的大力支持,院里紧急调动一批业务骨干,参加现场应急采样和分析检测。我们与污染带赛跑,与时间赛跑,保证及时获得关键数据,较好地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在松花江现场,边建立实验室边开展研究的确难度很大,一切要从零开始。不能等,也不能靠,条件是人创造出来的。没有做实验的房子,我们主动和佳木斯市环保局协调,终于找到一间可做实验室的房子。能从北京带的仪器设备我们自带,不好带和不能带的,我们就来个两条腿走路:一边装备实验室,一边想尽办法在当地购置所需的各种配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很快组建起来,第二天就开始了采样分析工作。 我们所做的实验需要使用二氯甲烷及浓硝酸,这是挥发性强的有毒液体,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都有不小的影响。由于实验室通风不好,整个屋里特别呛人,我和大家一道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半个月,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为了赶做实验,要熬到很晚也不能吃饭,一天下来,连说话、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退缩。有的同志生病了,也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们中年龄较大的女同志王婉华,家里困难较多,儿子正准备中考,可她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将实验进行到最后;李政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当他老人家病重时,李政没有离开实验室,在院医务室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刚刚到院里工作的周俊丽博士和李霁硕士,虽然是女同志,但重活累活总是抢在前面。在大家创建的野外实验室,我们第一个开展了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国内还从没人做过的鱼类实验。环科院生态效应与环境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共有15个人,到一线去了6个人。无论前线后方,大家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如果前后方的数据出现偏差,那么无论前方后方都会反复验证,直到找出问题的所在。 在制定分析测试方案时,为了掌握不同水文条件、不同水温、不同断面情况等因素,准确了解污染状况,我制定的分析测试方法十分严格,对于同一个断面,要分不同的水深,不同的水位,横向、纵向等做多种多次分析测试。事态的严重告诉我,科学必须是严谨的、客观的,可这样一来,工作量确实成对数规律增长,一下子增加了好多倍。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做这样大量的分析测试,我们只有从时间上要效率,除去保证基本睡眠,所有的时间都进行分析测试。同志们说,刘征涛做起研究来真是不要命。其实何止是我,领导和同志们何尝不是跟我一样。看到他们挂着满身的疲惫还在认真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有任何怨言,我感到莫大的鼓舞,同时更感到责任的重大。 松花江的冬天本来就是寒冷的,用当地人的话来讲是“狗缩脖子马喷鼻”的季节,恰巧在那些日子里又遭遇了寒流,连在实验室工作的许多同志都是整日挂着清鼻涕,就是在野外站一站都需要勇气,更别说在零下30多度的冰面上采样了。每天天不亮,舒俭民副院长带领的号称环保野战排的队伍,就已经到不同断面采集样本了。从采样点到实验室一天要跑好几个来回,有时候还要到200多公里外的地方采样。一早出去,直到活干完了才能回来吃饭。舒院长是野外工作中职位最高、年龄最大的一位,他还要亲自带人去采样,我怎么坐得住呢。再说,如果不亲自到现场,又如何了解现场的情况?而寒冷对我这个江苏出生的南方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刺骨的江风把人冻得瑟瑟发抖,连说话都是颤音,尤其是将采上来的水样灌到样瓶中,一不小心把水洒在手上,那可真是冰冷彻骨。结冰的江面像镜子一样光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采底泥样时,需要砸开厚厚的冰层,站在洞口边上,又冷又滑,取样十分艰难,也非常不安全,有时还会把采样工具掉到黑漆漆的水里,大家一起相互鼓励,共同战胜了困难。 12月19日,我们做实验的几位同志带着样本乘夜车返回北京,第二天是周六,下了火车我们就往院里跑,饭也顾不上吃。我提出要求:马上开始检测水样。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我要求三台仪器同时开,用不同方法进行测试。有一台仪器很久没有用过了,连配件都没有按上,需要调试。我们一干就到了次日凌晨,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迎来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在确定分析测试研究方法时,我们重视质量控制。在进行松花江污染物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时,有些污染物的样品分析检测没有现成的标准方法,有人提出用简单的技术方法代替,被我否决了。我认为,必须要用国际公认的通用标准技术准则进行样品的处理检测,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我带领相关科技人员一起做实验,现场指导,克服分析技术的困难,终于获得满意的效果。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代表了中国学者的严谨求实的作风。在2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和同事们一道,连续奋战,加班加点,以保证尽早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科学家的真正快乐在于创新与奉献,创新是科学家的目标。我们也从一次次技术创新中体验着人生的快乐。” 活性炭可以吸附硝基苯,但成本太高,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调集,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用稻草和秸秆代替活性炭吸附硝基苯是我们几位专家提出的新方法。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我和几名首席专家在佳木斯宾馆当起了“裁缝”,挑灯夜战缝麻袋,装上吸附材料,把江水取出倒入现场制作地实验槽中,实验槽模拟江水的流动状态,再将装好吸附材料的包投到实验槽里做实验,并写出检测报告。宾馆的服务员奇怪,这几名专家怎么把稻草和麻包都带到宾馆来了?我算是年轻人,手脚还算麻利,有几位专家年纪大一些,需要带上老花眼镜才能穿针引线。我们一干又是一个通宵,连续几天都是凌晨六七点钟完成实验报告,八九点向指挥部汇报结果,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观察污染物含量及其生态效应的变化,是我们开展研究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于松花江已经封冻,捕鱼很困难,为了获取到污染团到来的前、中、后的鱼样品,我们还提出了用松花江里的鱼,采取网箱养殖的方法,在污染团没到以前放下去,由此获得污染团到来前、中、后期完整的鱼的现场实验样品,以此来观察鱼体内污染物的含量变化,确定鱼的吸收和降解参数。这项措施和利用稻草和秸秆替代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方法,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认为是技术上的创新。他们表示,技术完善以后,要把这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为今后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实践中我感受到,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责任心是我们在突发事件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我要感谢党和国家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使我能在危急时刻、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以自己所学报效国家。 通过此次事件,我亲身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有来自领导和老专家的指导,有同龄人的无私奉献,还有年轻同事的努力拼搏,我为战斗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在这样的集体里,我只是尽最大努力,把我能做的做到最好。工作是大家做的,我也希望把荣誉和大家分享。 谢谢! 爱我家园网%- 6)%MJvH~2$YNJ%LB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