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轻松快乐从此开始!

爱我家园--环保网

当前位置: 主页>环保新闻>

加强林业建设 维护生态安全...

时间:2007-08-11 03:14来源: 作者: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祝列克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
摘要:一、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十五”时期,我国年均营造林面积超过1亿亩,人工林面积增加到8亿亩。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二)六大工程稳步推进,建设成效……

  一、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爱我家园网*- "rE53q]&ikZ+[d}C

  (一)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十五”时期,我国年均营造林面积超过1亿亩,人工林面积增加到8亿亩。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二)六大工程稳步推进,建设成效显著。六大工程的有效实施,对改善我国生态状况、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多种措施并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通过采取依法保护、科学经营、合理利用、综合监测、生态补偿等多项举措,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业重大灾害应急处理能力有所增强。

  (四)林业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十五”时期,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去年达到7269亿元。林业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五)林业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十五”期间,林业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共到位各类建设资金2120亿元,是前50年投资总和的1.5倍。

  二、我国林业建设面临的形势

  客观分析我国林业建设面临的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从国际环境来看。林业问题已逐步跳出经济问题的樊篱,更重要地表现为一种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

  (二)从中央决策来看。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指导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阶段林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三)从我国林业建设所处的阶段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切实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

  (四)从我国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

  一是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自然湿地总体上呈现出面积萎缩和功能下降的趋势;二是荒漠化和沙化形势严峻;三是林业改革滞后,林业可持续经营缺乏长效机制。

  三、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林业发展必须理清思路,明确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一)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

  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二)正确处理好林业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

  四是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五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林业建设。

  一是加强重点林业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二是深化林业改革,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三是加强林业产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四是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生态建设成效。五是切实做到依法治林,保护好生态建设成果。六是加强林业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我国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努力改善国土生态状况,为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在“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摘要

爱我家园网$- f^ALo|cddtS1sQ~l

(责任编辑:admin)

ADarticle_bott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ad-center
推荐内容
二维码生成器

ad-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