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的藏羚羊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一列火车疾驰而过,然后慢慢地低下头衔起脚下的青草。青藏铁路是她的新邻居,她和同伴们已经连续3年从铁路专门修建的33个动物通道通过,前往遥远的卓乃湖、太阳湖产崽了。 爱我家园网*- _:V{GhQ_#qRbmVpU 绵延千里的青藏铁路,宛如一条巨龙,翻过巍巍昆仑,穿越茫茫可可西里,途经静谧的三江源头……所到之处,留下的不仅仅是建设者们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绿色与生机。 爱我家园网*- kGn**|2cxAXsl1pn 工程与环境似乎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顾此失彼的建设项目,让我们品尝了太多来自大自然的惩罚。这条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高原通途却从开始就谱写下绿色的基调…… 爱我家园网%- hDD:hRT^[9kpc&5v
青藏铁路全线永久用地6240公顷,临时用地6174公顷,工程浩大艰巨,5年累计14万人高原奋战,数万机械车辆来往穿梭……但火热的建设场面没有给高原留下任何“伤疤”。国家环保总局通报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保情况时表示,包括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沿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爱我家园网@- dO+14KGQ5"5eQ0j{ 目标:生态环保 爱我家园网%- ]vChufc8)rwpzj(s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海拔最高、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高原,是全球相对特殊的地理单元和区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是中国和南亚地区的“江河源”、“生态源”,也是亚洲气候变化的“起搏器”。科学家认为,它的每一种生态环境指示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爱我家园网……- s4xNENyqA}1")!SG 高原高寒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保护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我国建立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特有高原哺乳动物种数11种,特有高原鸟类科7种,特有两栖爬行动物80多种,鱼类100多种。地表植被生长缓慢,一旦破坏极难恢复。 爱我家园网$- CcjGja@+eJs6B3Qf 修建青藏铁路之前,达赖集团在海外大造舆论,说铁路的修建将给高原带来生态灾难。一时间,质疑之声不绝于耳。青藏铁路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切割影响,如何把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保证野生动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受改变?如何保护沿线植被环境和自然景观不受破坏? 爱我家园网@- ]zHrKR23KyWQd#Jd 不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人们都对这条铁路的环保工作极为关注。“要想修路,必须环保,否则不能修”,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给记者讲起当时的情况。“当时认识到环境问题对这条铁路至关重要,十分敏感,我们不能给别人留下口舌,工作做好了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反击。” 爱我家园网%- !]Fm#Hu21eTl6S!P 工程和环境的统一,成为青藏铁路设计、施工的“必答题”。环境保护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与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并列为青藏铁路“三大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寄予厚望,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自然保护区的问题还是要力求解决好”的重要批示。 2001年6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格尔木的开工典礼上,脱稿讲了一段话,要求建设者:要珍爱青藏高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将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工程建设伊始,国务院副总理、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告诫建设者:“青藏高原上野生动物是主人,我们是客人,我们是借道而过。” 2001年3月14日,国务院批准青藏铁路立项刚一个多月,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铁道部所属的环境科学研究单位的14名科研人员,组成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一支环境评价调查队,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对青藏铁路即将开工路段,进行实地考察和取证,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青藏铁路建设领导者把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严格要求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环保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铁路建设实际,他们提出了努力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的建设目标。 “现在我们感觉铁路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是责任,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事情。”孙永福坦言,意识的增强,想法的实现都得益于国力的昌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没有这些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也是逐渐增强的。50年前修建青藏公路时,慕生忠将军给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周总理问:战士们吃得怎么样?慕生忠回答:猪肉少,可是那里有很多野生动物,黄羊、野驴不少。不必回避那段历史,在经济条件落后的时代,生存是最大的问题,施工时经常是打到什么吃什么,哪里还有能力去考虑环境。 今天的中国再不是那个无暇顾及环境的年代了,青藏铁路的环保理念在铁路建设论证之初就已深入人心。 措施:严密细致 2001年8月,施工队的一位司机不小心把车开出便道,在草地上留下两道辙印,该项目部指挥长刘登科当即决定对项目队罚款2万元,对项目队队长、书记、责任司机各罚款2000元,并立即召开现场会。工程建设中为了环保这样“小题大做”,你也许是第一次听说。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了保护脆弱敏感的环境,创造了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中太多的第一。青藏铁路建设中对于环境保护订立的规章制度之多、之细都是全国重大工程之最。 青藏高原上,50年前铲去一锹草皮,至今还是一个土窝窝。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一块不起眼的草皮生长可能都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青藏铁路总指挥部环保工程师答志华介绍说,高原上的施工便道有严格的界限管制的,3.5米到4米宽的便道,每200米一个错车岛,便道上插小旗,不许越雷池一步,违者重罚。各施工单位都是“画地为牢”,营房尽量选在没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地方,如果有青藏公路建设废弃的营地,就直接建在上面。 环境保护措施以制度的形式体现在施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环节。 开工前,每一位青藏线的建设者都会领到一本《环保手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施工环保专题讲座,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每个参建单位的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中,都包括了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评选优质工程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深入细致的宣传,让大家认识到,每运一锹土都要符合法定规范,没有环保措施工程不许开工。各施工单位在结合本管段工程特点、环境特征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因地制宜的规章制度和要求。位于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区段的一个指挥部,在《环境保护强制性要求》中制定了“采石场环保八不准”、“采砂场环保九不准”、“桥涵施工环保十不准”、“路基施工环保十不准"等简明易懂的规章。 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境监理制度:由总指挥部委托独立第三方———铁道科学研究院对全线施工期环境保护进行监理,构筑了由青藏总指统一领导、施工单位具体落实并承担责任、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理,环保监理实施全面监控的“四位一体”环保管理体系,环保监督检查融入了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严密细致的管理措施让环保工程一件件落到实处。2006年3月29日,国家审计署公布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及结果: 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相关投资15.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4.6%%。全线33处野生动物通道全部建成,已经受藏羚羊、藏原羚等野生动物迁徙活动考验。开展高原植被人工再造与恢复研究,现场实验施工总面积3万平方米。取弃土场、施工便道、营地等临时工程全部进行地表植被恢复。湿地地区建成总长10.56公里的20座代路桥、抛填片石和换填渗水土7.2万立方米,保持地下水连通。环境监理单位共检查工点3900个次,向139个工点提出环境保护工作整改要求。 科技:有利保障 “师傅,我去当雄,拉我一段吧。”从2002年起,在藏北安多和当雄之间的公路上,李渤生经常付四五十元的车费坐着拉货大卡车来来往往,可他心里热乎乎的。这位研究了一辈子高原生态的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没想到在快要退休的年龄又让青藏铁路拉上了高原。 为了解决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野生动物保护和植被恢复与再造两大环保难题,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环评和环保设计工作,铁路部分首次开放式的吸纳了大量的铁路系统以外的专家学者,充分利用了各单位在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冻土等生态环境研究方面多年的工作经验、技术资料的积累储备“只要对铁路建设有利,我们就邀请。”李渤生就是众多受邀专家中的一位。 青藏铁路要在平地堆垒起1110公里,高2米以上,底宽7—10米的路基,施工用的取土坑和路基边坡,将成为人工造成的大片无植被覆盖的裸地。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加剧高原的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2001年孙永福带队前往位于青海西宁的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所取经,他问技术人员,“高寒植被恢复和再造最高能到多少米?” “3700米。”技术人员回答。“海拔再高的技术有没有?” “没有,国内外都没有需求。”1100公里的线路,70%%都在4000米以上。没有先例可循,植物学家们分别在青海的高寒草原地区和西藏的高寒草甸地区开始了艰难的试验。 他们在自然条件稍好的当雄、安多、沱沱河地段,选择三种不同类型植被区,精选适合高寒环境的高原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播种、繁育、培植技术,进行人工路基边坡植草试验和植被再造试验。试验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均获成功,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成功的先例。 2004年6月的一天,一盘录影带被送进铁道部大院,孙永福迫不及待地看,这是安装在楚玛尔河至五道梁区间动物通道上的摄像机拍下的镜头。看着一只只藏羚羊在短暂地徘徊和试探后顺利地穿过通道,他的心放了下来。 每年6至7月份藏羚羊都要前往气温凉爽、水草丰美的卓乃湖、太阳湖产羔,8月携仔回迁。为了不阻断野生动物的活动路线,青藏铁路建设者决定为野生动物的迁徙设置专门通道,这在中国交通工程建设中还是第一次。没有可资利用的现成经验,铁道部组织国内专家调查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分布状况、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根据不同区域动物的特性,在远离车站的路段设置了桥下、隧顶和路基缓坡3种形式的野生动物通道共33处,随后帮助野生动物适应新的通道。 人们投入的智慧获得了回报,根据现场监测报告,2004年仅从可可西里五北大桥这一处动物通道经过的藏羚羊就有4000多只,证明野生动物通道可行有效。 理念:渗透全员 “我们这里6月飞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你就带棵青草来吧。”在海拔4000多米昆仑河河畔施工的一个指挥部的项目经理陆卫东这样叮嘱准备前来探亲的妻子。他的妻子从安徽淮南出发,一路上长途跋涉,却始终不忘给小草喂“矿泉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这棵绿意盎然的小草终于来到了昆仑山脚下。 广袤的戈壁和茫茫的雪山让绿色更显得弥足珍贵,为了把绿色点缀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铁路建设者们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时刻关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精心呵护着这里的每一寸绿地。先是唐古拉山以北一些施工单位,在植被难以生长的路段,保留施工范围内路基和施工车辆经过处的地表植被,逐段切块,将其连同腐殖土异地假植保存,被叫做“草皮搬家”,等路基成型后,在覆盖到已经完成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场地表面,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家住长江尾,来到长江头。保护长江源,就是保护家乡水。”“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这样的标语在青藏铁路的工地上随处可见。在青藏线的施工中,环保不只是上级的要求,建设者们把青藏高原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动物植物当成了朋友。 一只美丽的小猎隼跌落在了北麓河厚层地下冰试验段驻地附近的路上,该段建设单位炊事员徐进彩见它受了伤,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驻地,专门用菜篮子为小猎隼做了一个窝,职工们每天给它喂食,经过几天调养,小猎隼变得精神起来。大家见它有能力飞翔了,就把它放归了大自然。职工们说,小猎隼飞走的时候,他们心里挺舍不得的,小猎隼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海拔4650米的高原淡水湖———错那湖位于藏北草原安多县境内,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它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湖”。青藏铁路与它擦身而过,最近处只有十几米。为了不惊扰“神湖”,施工人员用13万个沙袋垒成长达20多公里的防护堤,被称为“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有效防止工地的污泥浊水进入湖里。 5年的时间,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最近青海省内的一条铁路准备开建,指挥长是刚刚从青藏铁路上下来的,在研讨铁路建设的环保措施时,这位指挥长的详细建议让当地环保部门大为惊讶。也许正像一位专家所说,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将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带到今后更多的工程建设中。 坐在火车上向窗外看,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高原上,藏羚羊悠闲地走动,映衬着远处的皑皑冰川雪山,天际间飘来的若隐若现的牧歌……戴上“绿色哈达”的青藏高原将更加美丽迷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