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轻松快乐从此开始!

爱我家园--环保网

当前位置: 主页>环保新闻>

学习国务院《决定》推动“历史性转变”笔谈 ③ “三个转变”...

时间:2007-08-11 02:26来源: 作者: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
摘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长 王新程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三个转变”是针对我国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作出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环保工作上的最新成果……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长 王新程

爱我家园网@- XKlcZ%X6}@!#@{G9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三个转变”是针对我国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作出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环保工作上的最新成果,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认为,和谐社会有三个向度,即价值主体之间的和谐、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和谐、价值客体之间的和谐。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人为价值的主体,所以和谐社会的三个价值向度,又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又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运用。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状态,是一种文明的具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尊重一切自然物的存在。

  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求尊重自然规律。过去,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更多地显示了人的“特殊性”,不尊重自然,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结果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对自然环境一次又一次地严重破坏,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选择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对人类社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提炼,不但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而且也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在于“和谐”,所得出的发展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和谐。依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然结论是改变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把以往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生态环境保护脱节甚至对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发展与环境并重、同步的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暴露出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物的过量排放,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日益加剧,部分流域区域污染问题十分严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使环境保护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地方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和GDP的增加,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了当前和局部利益,不惜牺牲长远和全局利益。由于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欠账较多,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多年来,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集中爆发,投资驱动、资源错配、科技含量不高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能源资源消耗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地方盲目大上造纸、皮革、化工、水泥等高污染排放的项目,不仅造成产业同构,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

  三是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近些年来,虽然我们重视环境建设,加强了环境管理。但是,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使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任其污染物滥排滥放,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三个转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矛盾将仍然存在,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加强环境保护,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通过执行严格的环境政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基本解决了产业污染问题,经济质量也迅速提高。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尖锐,环境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就越重要。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5.1万起。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76起。如果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增长,这种状况将难以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加快推动“三个转变”,下大力气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化解各类环境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使人民群众有一个生态文明的生活环境,是难度极大而又必须实现的宏伟目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10年,在GDP平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约束性指标,也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着力改变环境保护工作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形成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工作格局。

  总之,“三个转变”是根据我国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环保工作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爱我家园网$- xSEx2[~8[5yp3[ss

(责任编辑:admin)

ADarticle_bott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ad-center
推荐内容
二维码生成器

ad-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