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主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国家环保总局决定成立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是环境保护宏观与综合决策的高层专家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及重大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重大环境保护经济和技术政策、重要环境保护方针措施等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周生贤,男,汉族,生于1949年12月,宁夏吴忠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经济师。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副县长,中共同心县委书记、宁夏西吉县委书记、固原地委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秘书长。1993年5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1998年4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1999年2月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级)。2000年11月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5年12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是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荣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献给地球的礼物奖”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颁发的“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
孙鸿烈,我国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和土地资源学家,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区域开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长期领导青藏高原综合研究。 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第八、窀?九届人大常委、人大环资委委员。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国际喜马拉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中方首席专家等职。 现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专家组组长等职。孙鸿烈以其学术上的突出成就,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等。
吴晓青,男,1956年3月出生,满族,辽宁凤城人,民建成员,大学文化,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1982年8月至1984年3月在云南省昆明钢铁公司研究所工作;1984年3月至1986年7月在昆明工学院任教;1986年7月至1998年11月在云南省科委工作,历任云南省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科技产业开发处处长、省科委主任助理、副主任;1998年11月至2003年1月任云南省环保局局长,民建云南省副主委、主委、民建中央常委;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任云南省副省长,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云南省主委;2005年10月起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参与和主持了多个项目的研究,多次荣获云南省科技成果和云南省星火科技二等、三等奖;主持完成的《云南省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项目,获1999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领导和主持完成了《滇池水污染治理九五、十五科技项目》和《滇池污染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了《云南省珍稀植物》、《云南省生态环境研究》等专著。
丁一汇,男,上海人,1938年10月16日出生,现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世界气象组织(WMO)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国家气候中心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长期从事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以及亚洲季风等方面的研究。多次获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世界气象组织杰出工作成就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有46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其中被SCI论文引用630次。被CSCD收录121篇,引用1093次。
马骧聪,男,1934年1月生,河南博爱人,中共党员。1960年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家环保局法律顾问、国务院第三届环境保护委员会科学顾问。学术专长为环境法。 1992年因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参加1979年《环保法(试行)》、《环保法》、《海洋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起草和多部环境资源法律的研究和讨论。主要学术成果:独著:《环境保护法浅论》(《法学研究》1979年第2期);《环境保护法基本问题》,1983年;《环境保护法》,1988年;《苏联东欧国家环境保护法》1990。合著:《中国环境法制通论》,1990年;《生态法学》,2000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2001年。主编兼撰稿:《国际环境法导论》,1994年;《环境资源法》,1999年。译著中与环保有关的如《苏俄民法典》、《生态与法》、《俄罗斯环境保护法和土地法典》(2003年)及编译《外国环境保护法规选编》(1979年)等。
尹伟伦,男,1945年生于天津市,1968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81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曾在英国Wales大学、比利时Antwerp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尹伟伦教授兼任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杨树委员会主席、国际杨树委员会执委、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顾问、《林业科学》副主编等职。尹伟伦教授多年的科学研究集中树木生理、森林生态生理、森林培育学等方向,开展了植物抗旱、抗盐能力定量评价及抗逆良种选育技术研究,林木生物技术抗性育种及生物精准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以及杨树光合性能与生长潜力的关系研究,林木花芽分化调控机制与人工促进种子园开花结实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共五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林业部、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十余项。被聘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编辑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家。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毛用泽,男,1930年9月1日出生,浙江宁波人,本科学历。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二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用泽院士长期从事我国核试验早期与剩余核辐射效应、我军核监测防护装备及其标准化、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电子与核探测技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毛如柏,男,1938年5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南京大学气象系气象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正部长级。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历任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预报组组长,拉萨气象台台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局长,西藏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建设部副部长兼部直机关党委书记;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牛文元,男,1937年11月出生,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早在1983年即与马世骏院士一起参与联合国起草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莱报告),成为在中国最早投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锋与开创者,并以“一马一牛”的称号享誉学术界。2001年因研究“国家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理论体系,被境外学界称为“牛氏指标”。发表学术论文209篇,近10年在美国、日本和国际杂志SCI核心检索刊物上发表文章35篇。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北京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199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世界科学家奖。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杰出学术奖。
王 浩,男,1953年8月生,博士,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教授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等重大项目10余项,并完成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及数十项省部级及地方咨询项目;创立并发展了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方法体系,提出了流域水循环二元演变模式和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方法,并在流域水循环模拟、水资源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水价、生态需水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推动了水资源学科的新发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多项;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王 涛,女,1936年6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胶县,森林培育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9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后,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社会林业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复合型和无公害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立体化、工厂化育苗和社会林业工程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目前,从事我国主要燃料油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等8项国家科技奖励,国家专利3项,在国际上获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项奖励,出版编著36部。
王心芳,男,1943年10月出生,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65年8月毕业于天津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 1965至1974年12月在上海市化工局设计室工作,任技术员;1974年12月至1975年2月在燃化部工作;1975年至1984年8月历任石油化工部工程师、副处长、处长;1984年9月至1986年8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87至1996年7月,历任化工部计划司副司长、化工司司长、计划司司长,1996年7月至1998年3月任化工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8年3月至2004年12月任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文兴,男,1927年10月17日生于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祖籍山东临沂,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学习,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顾问,山东大学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早期从事催化研究,后研究环境化学。建立了室内和室外光化学烟雾箱,与合作者阐明了我国大气光化学烟雾、酸雨、煤烟型大气污染形成与传输的一些重要规律。 近几年来研究环境化学中的物理化学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五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中国环境科学》主编,美国《EnvironmentResearch》原副主编,国际ASAAQ学术会议组织委员。
冯宗炜,男,1932年9月13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4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1957~1958年在原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进修。曾任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现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生态学会顾问、《生态学报》主编等职务。长期从事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主持中科院1986~2000年环境与生态规划研究,为该领域的战略目标、方向任务及生态网络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开拓了我国酸雨生态影响和生态恢复工程的研究领域,首次定量提出我国酸雨区农、林生态系统危害损失和受害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配套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荣获中科院竺可帧野外工作奖、中国林学会梁希奖及2000年国家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卢耀如,男,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本科。1952年转入北京地质学院,1953年提前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现主持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并聘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53年来,参加实践及指导一系列水利水电交通、城镇、矿山等建设的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勘测研究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有关岩溶地质——生态环境,开拓新的理论认识。建立了有关岩溶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曾为援外大工程高级专家,并在欧美国家和港台地区讲学。以在岩溶(喀斯特)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被誉称为“喀斯特卢”。已公开出版中、英论文90多篇、10部科技成果及1图系。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地质科技奖、全国科技图书奖。1999年由温家宝副总理颁发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
史培军,男,汉族,1959年3月10日出生,陕西靖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人选,教育部“跨世纪青年人才基金”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开发与减灾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重大项目,国家“973”、“863”项目等。聘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教育委员会主任、《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编委;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学报》常务编委、《资源科学》副主编;中国减灾学会理事,《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减灾》编委;中国土地学会理事,土地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AGIS)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府科技顾问;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经济发展顾问等职。
任阵海,男,1932年11月7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河南新乡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影响研究中心总工。曾从事国家战略作物防寒害工程,云雾催化工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受命组织军事环境研究,同有关专家一起负责军事试验场边界层污染实验及山区军事工程选址防止军事污染工程设计等。长期从事大气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影响研究,倡议并建立国家大气环境实验基地,培养专业人才,发展计算模型和探测技术,组织外场沉降及转化速率实验获取综合参数,最早组织近地层环境航测,包括市区及区域性问题飞行,填补学科空白。嗣后建立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应用于多个区域性经济与环境的调控对策,首次揭示我国跨境的大气输送宏观规律,创立大气环境资源背景场,在我国环境监测建立以前反演我国总悬浮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卫星研究气候影响的陆面生态变化,参加沙尘暴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共7项。
刘更另,男,1929年1月29日出生,湖南省桃源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9年毕业于苏联季米里亚节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上世纪60年代解决了水稻“坐秋”问题,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机理,提出种植绿肥,发展双季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上世纪70年代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上世纪80年代研究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了亚砷酸根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毒田”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世纪90年代提出“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旱坡地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为发展林果业、草业,恢复植被做出了贡献。研究出北方板栗专用肥、栗蘑人工栽培和产业化,经济效益明显。 先后6次获得国际级奖励,8次获省部级奖励。发表科学专著和论文报告160多篇,主编《中国农业科学》7年。
刘鸿亮,男,1932年6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著名环境工程专家、湖泊专家。1954年清华大学毕业留校,先后担任过常务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 1982年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曾任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学部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及水环境委员会主任。 1986年~1992年连任两届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20余次代表中国出席世界各地的环境学术研讨。对我国的湖泊调查、湖泊环境数据库、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湖泊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是我国湖泊环境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水环境研究方面参加并主持了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计划科技攻关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奖等各一项及“中华环境资源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十余本。
孙佑海,男,山东省荣成县人,1954年7月出生,吉林大学法学学士、民法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 现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环境资源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土地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环境资源立法工作,参加起草了1985年以来我国所有的环境资源立法工作,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目前正从事循环经济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著有:《中国环境法》、《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法治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10余部著作和10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循环经济法制保障研究”、司法部法学研究基金“电子废弃物立法研究”等科学研究项目。
孙铁珩,男,辽宁省海城人,1938年3月出生,现任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沈阳大学校长、沈阳市科协主席。 孙铁珩院士40余年一直致力于污染生态学与环境土壤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等项目,将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学结合,开辟了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生态学研究新领域,建立了以污水生态处理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为主体的污染生态环境工程体系;在污水生态处理与回用、污染土壤诊断与修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表论文180篇,出版《污染生态学》等学术著作14部,获国家专利9项,获国家、中科院等科技奖15项。
曲格平,男,1930年6月出生,山东省肥城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历任保定胶片厂副厂长,化学工业部处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1993~2003年两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被聘为“世界资源报告”编辑委员会委员,1993年被聘为由十多名世界名流组成的联合国持续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委员,2001年~2002年被聘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秘书长名人小组成员,1994年至今被聘为全球环境基金高级顾问。先后发表数十篇论文;《2000年中国的环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务院经济技术中心特等奖、《中国自然保护纲要》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的环境管理》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曾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质奖章”、“联合国环境大奖“、“中国首届绿色科技特别奖”,获荷兰王储颁发的“金方舟”大奖、日本国际环境奖“蓝色星球奖”、世界自然基金会“爱丁堡公爵保护奖”。
朱 坦,男,1943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工程”循环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研究方向为环境评价与管理、大气污染源解析、城市生态学。至今已主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50多项,主持科研项目35项;获第六届“地球奖”,省部级二等奖8次,省部级三等奖7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多篇。主要著作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课程教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战略环境评价》。
江泽慧,女,1939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网络中心董事会主席,中国林学会理事长,中国花卉协会会长,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 长期从事木材科学、森林利用学及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出版专著有《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世界竹藤》、《中国林业工程》、《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等10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先后培养林业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博士后30余人。
汤鸿霄,1931年10月4日生于河北徐水,环境水质学与环境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4~1985年瑞士水资源与水污染控制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开拓我国环境水质学领域,建立“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从事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等重金属形态、评价及治理研究。在我国率先研究无机高分子絮凝理论和絮凝剂,主持建立聚合氯化铝现代生产厂。广泛开展微界面水质过程和表面络合计算模式,吸附絮凝理论,高效水处理工艺技术,有机有毒物吸附及控制等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奖、美国SCI经典论文奖及中科院多次奖项。发表专著及论文300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十名。环境科学学报主编。
张 懿,女,环境工程与绿色过程工程专家。1939年6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9~1991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进修,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为我国绿色过程工程与环境工程交叉研究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资源再生循环与废弃物无害化技术耦合的污染防治路线,建立了系列新技术和优秀示范工程,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由工业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清洁工艺与源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我国第一个清洁工艺国家攻关和“863”项目,取得原创性成果和产业化突破,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绿色 化升级与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发表论文170多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8名。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从事西藏和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千烟洲模式”成为红壤丘陵整治的典范;组织领导了横断山和西南4省区资源综合考察与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省、生态市建设。曾担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现任《自然资源学报》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人类环境杂志》中文版主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13部,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奖励。
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1935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博生导师。 几十年来,一直在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和科学研究第一线工作,长期从事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主要参加者和组织者,研究并建立我国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七五”期间主持国家科委攻关项目,研制并建立我国第一个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93年投入使用。“八五”期间主持国家科委攻关项目,组织研制我国的台风与暴雨监测预报服务系统,并在1996年投入了业务应用。“九五”期间主持了“并行计算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应用”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次;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贡献奖。
李善同,1944年8月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和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模型研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过多篇文章与论著。承担多项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委软科学、部委重点项目等。 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2000年中国的研究”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的综合研究”获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1979~2020”及“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获中国发展奖一等奖,“十一五规划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获中国发展奖特等奖。
汪纪戎,女,1944年9月出生,农工党党员,汉族,安徽省肥西县人,大学学历,桥梁工程师。 196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桥隧专业。1968~1971年在山东省枣庄市交通局任技术员;1971~1983年在枣庄市公路管理段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副科长、副段长;1983~1997年担任枣庄市副市长。1997年8月~1998年3月担任国家环保局副局长,1998年5月~2005年10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第七届山东省政协常委、委员(1997~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第八届执委,第九届全国妇联副主席。2003年任中国海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2006年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
沈国舫,中国著名的林学家、林业教育家、中国现代森林培育学的主要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33年11月15日出生,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校长(1986~1993年)、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93~1997年)、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业科学》、《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等职。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森林立地评价与分类、造林树种选择、混交林营造、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造林等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并在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等的制定、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工作方针的制定等方面起过关键作用。近年来,致力于较宏观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中国工程院在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的咨询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项,全国优秀教材奖及全国优秀图书奖3项,著有《森林培育学》、《林学概论》、《中国造林技术》、《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通用教材及专著八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专家称号,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首都劳动奖章。
邹德慈,城市规划专家,1934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86~1996年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1991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近10多年来发表论文80多篇,一部分在国外刊物发表。主持《温州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研究》课题获浙江省2000年度优秀城市规划一等奖和2003年度优秀华夏建设科技二等奖。主编《城市规划导论》(2002 年出版),研究成果专著《城市设计概论》(2003年出版)。1992年起和1994年起分别担任过英国Habitat International和Planning Studies两杂志的国际编委。
陆钟武,男,汉族,上海市人,1929年生。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研究生班。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兼任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工业生态学》杂志编委。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84~1991),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沈阳市科协主席。 率先参照势法理论研究竖炉气体力学,导出的气体折射定理比德国耶夏教授早10年。与乌克兰古宾斯基教授合写的《火焰炉理论》一书(俄文),于1995年在莫斯科出版。创立了系统节能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冶金工业降低能耗有重要指导作用。率先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废钢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创立了物质流分析的跟踪观察法。提出工业物质的循环分大、中、小循环三类。“穿越环境高山”一文,阐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与环境二者关系方面的基本特征。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乌克兰雅洛斯拉夫智慧奖等。发表论文180余篇,合作出版译著12部。
陈吉宁,教授,男,1964年2月出生。198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并获优秀毕业生称号,1992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2006年2月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同志长期从事环境规划、综合评估和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曾领导、组织和参与了多项国家攻关、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等项目,以及国际组织的重大环境研究计划,包括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和“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已发表论文140余篇和多部注册软件。陈吉宁同志曾先后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职务,还担任WAT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陈君石,1935年6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研究生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团成员;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中国)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兼职教授。从事食品毒理学工作40余年。1990、1992和2000年前后3次主持中国总膳食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总膳食研究的典范;阐明了硒与克山病的病因关系,为国际上确认硒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及评价硒对人体的安全性提供了关键依据;创造性地制定了适合于我国的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农药、食品包装材料、新食物资源、保健食品、辐照食品等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获国际施瓦兹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8部。
陈述彭,男,1920年出生于江西萍乡,1947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数字地球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欧盟科学院主席团名誉成员。曾任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巴资源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先后受聘为国务院原环境顾问委员会委员,福建、江西省顾问。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或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曾获首届中国绿色科技奖,长期从事地理与环境工程调查研究,主持城市、资源、环境遥感实验及江河洪涝灾情评估;人口、生物学估算及海岸带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并出任世界银行、意大利世界实验室、加拿大开发署专家组成员。著有《地学的探索》六卷、《石坚文存》二卷。
金鉴明,男,1932年1月出生,环境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现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总局局长顾问、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所特聘专家,上海复旦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等。在环境工程学科领域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物种移地、就地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设计、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奖等奖项,并被国务院授予对中国科技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奖励。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胡鞍钢,男,1953年4月27日出生,教授,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国情、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包括环境政策等),是中国国情研究(China Studies)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从1989~2006年,已正式出版中国国情研究系列专著和合著共计50部,其中英文6部。从1998年至今主编《国情报告》800多期,其中多份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和重视,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研究参考,同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2000~2005年期间胡鞍钢论文和 著作由中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CSSCI)引证(不包括自引自)共计1404次。
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出生,山东梁山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核环境工程硕士,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J.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副主编等职。研究领域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被国务院采纳实施。以北京为典型城市,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促成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的接轨。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0次,主讲“国家精品课程”一门,获全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代表性著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
唐孝炎,女,1932年10月出生。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并担任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顾问等。自1972年起开创了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30余年来,在大气环境重要领域:臭氧、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气溶胶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近年来,针对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细颗粒物的来源、形成及对城市大气污染的作用方面有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存在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积极参与我国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主持编写的《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获得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美国国家环保局平流层臭氧保护奖,国际维也纳公约20周年纪念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殷瑞钰,男,出生于1935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教授级高工,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主任,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长期在钢铁企业、科研单位和国家工业部门从事科技工作,生产、经济管理和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特别是对9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战略的判断、选择和有序推进作了大量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主持组织推进了我国连续铸钢,高炉喷吹煤粉,棒、线材连轧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的全国性突破。在理论上提出并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的多维物质流控制、钢铁制造流程解析与集成、钢铁厂结构优化和发展模式、钢铁工业绿色制造等一系列观点;促进了一大批钢厂工艺流程结构的优化,推动了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曾获得多项国家、部委的奖励,并获1999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中国工程院颁发)。2002年被选为日本钢铁学会(ISIJ)名誉会员。
钱 易,女,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环境工程专家和环境教育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易教授数10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工艺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自“六五”计划以来,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基金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其他机构的多项科技奖励。近年来致力于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参与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和建立示范省、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钱易教授曾于1996~2002年间担任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于1997~2005年间担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2003~2006年间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现担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资源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傅家谟,男,原籍湖南,1933年5月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兼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领导建立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石油地球化学和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依托国家实验室建立“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展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与调控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00多篇,专著5本、译 著1部。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项。主持研究开发了以“水杯子”为品牌的直饮水深度处理工艺。
曾晓东,男,1938年12月出生,汉族,湖北远安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高级工程师。1963年~1975年,在东北有色地质研究所和在辽宁青城子103地质队工作。1976年任冶金部第一物探大队副大队长兼主任工程师。1980年~1987年任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副经理、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冶金部赴四川讲师团团长;1987年~1998年任监察部三局副局长、局长、七司司长、中央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主编了《政纪案件调查处理实务》、发表了《腐败的特点与规律》、《办理政纪案件的方法与技巧》、《执法监察理论和工作程序》等文章。处理了安徽省阜阳市丁作明等多起农民负担案件。1998年11月任中央纪委派驻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2005年4月22日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温铁军,男,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农业部、水利部、卫生部等部委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新华社首批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中国体改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等。主要经历:1968年插队起有11年工农兵生活经历,大学毕业后有11年农村试验区基层调研经验;20年来先后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为多个国际组织提供研究和咨询,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交流。主要著作:《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解构现代化》、《我们到底要什么》、《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认识与实践的对话》等。主要奖励:1998年获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证书;1999年获农业部颁发的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00年获“长江读书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获CCTV颁发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奖”;2004年获杜润生基金会颁发的“农村发展研究奖(优秀论文奖)”。
解振华,男,中共中央委员,1949年11月出生,天津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3年获武汉大学环境法硕士学位。1982年起开始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历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人事处兼放射处处长、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司长、副局长;1993年6月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务院环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7年9月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98年3月至2005年12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兼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曾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笹川环境奖”、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
蔡道基,男,1935年出生,浙江温岭人,1957毕业于南京农学院。1978前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78后在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系统研究持久性污染物DDT、BHC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其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揭示了有机氯农药对生态环境严重危害影响,在我国率先提出禁用DDT、BHC建议,为我国于1983年禁用该农药,减轻其污染做出杰出贡献。嗣后又率先从农药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新农药创制时的环境安全性预评价研究,从生产源头控制农药污染;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并对各类农药的环境行为特征、生态效应、安全性评价与污染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开创了农药环境毒理学学科领域。创建的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与全国农药生态环境管理中心。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自强,男,1936年6月1日出生,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兼任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委员职务,1972年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我国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初期,完成了多项辐射防护监测技术,提出了保健物理学框架,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低本底气流式测量装置”等多项监测装置和方法的研究工作,为建立我国辐射防护监测和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主持了大量关键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辐射防护监测、保健物理、辐射事故管理、核事故应急设备、核环境保护、放射性废物处置以及辐射防护法规、标准等领域多有建树,为辐射防护科学的发展,为我国核工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在积极推动核能发展的同时,特别关注对公众和环境的保护,主持完成了“核工业30年环境质量评价”,完善了“天然辐射本底调查和国民剂量评价”方法学,发展了“能源与环境评价”方法。近年来,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天然辐射影响和核与辐射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70余篇,专著22本,译著26本。
魏复盛,1938年11月出生于四川简阳县,1964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5月调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先后曾任分析研究室主任,监测总站副站长,研究员,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以及环境监测分析与技术方法。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80年代中期领导并组织了全国按照“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水”、“土壤”、“固体废物”等要素进行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统一验证和标准化,对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承担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科技公关课题。近10年关注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与美国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如“空气污染对呼吸健康的影响研究”、“PAH\'s”暴露量及 其代谢产物与肺癌风险评价研究”、“硼污染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此两项也获得部级进步一等奖),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部级三等奖一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 爱我家园网@- I^1:V$EA{Q!_DvwF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