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高陵县马家湾乡陈家滩村,记者找到史载的“泾渭分明”处时,见到的河水仿佛造纸厂的黑液一般浓厚,河面上不时还泛起泡沫。两河交汇口看过去黑漆漆一片。走下河滩,浓烈的恶臭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黄浊的泾河与黑臭的渭河在短短数十米内还能看到黑黄交汇的场景,再往下就只剩散发着刺鼻臭气的渭河了。 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潼关水文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常说“泾渭分明”指的是渭清泾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场景长达数里。如今两条河流都被污染,实际上清浊早已不分明了。而由于渭河污染非常严重成了“黑河”,渭河入黄口处形成“黑黄分明”的新景观。 据沿线村民们反映,造纸企业依然是渭河污染的重要来源。陕西关中地区最多的时候曾有上千家造纸企业,后来经过政府多次整顿,剩下了两三百家。虽然环保部门三番五次检查,不少造纸企业也被迫关停或整治,但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猫捉老鼠”的游戏仍在继续。在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渭河的支流漆水河与小韦河的交汇处,北向而来的小韦河带着泛着大量泡沫的黑水源源不断注入漆水河,使原本清澈的漆水河转眼变成了“黑水河”。武功县大庄镇段家湾村村民告诉记者,小韦河从宝鸡市凤翔县流出,经过岐山、扶风两县,在武功境内汇入漆水河。上游的造纸厂常年偷排污水,把小韦河变成了排污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渭河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很清澈,水清鱼跃的渭河养活了众多的打鱼人。42岁的妇女单玉龙在渭河上打了20多年的鱼,现在却只能闲在家中,而原来和单玉龙一道打鱼的20多户人家也“转战”三门峡和小浪底。“过去一天可以打二三十斤鱼,最少也有十斤八斤,现在渭河臭成这样,连人都呆不住,更不要说鱼了。”单玉龙说。 潼关县高桥乡桃里寨村是渭河下游沿河而居的村庄,这里百姓面对黑臭河水劳作、生活已长达10余年。为村民们摆渡的张新方告诉记者,前些年渭河水虽然污染也严重,但没有近年这么厉害。最近两三年来,渭河臭味特别大,熏得他每天头痛不止。偶尔村里有人在河里捞上几条鱼,鱼也是黑臭的,要在清水里养1个星期才能吃。村民刁永峰说,村里很多人家的农田在河对岸,每天不得不忍受黑臭的河水,坐船来往多次。到了夏天,风一吹,渭河的臭味好几里外都闻得到。 据了解,陕西省公布并施行《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已近7年。在此期间,陕西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关停了数百家造纸企业,在沿河部分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渭河污染,但由于渭河生态来水减少,同时工农业生产用水大量增加,工业企业偷排污水未能得到根本遏制,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又大多“吃不饱”或“晒太阳”等因素“综合发力”,渭河水黑臭现象实际上并未消减。 来源:新华社 爱我家园网$- _eJyms%^]Ki8OhJP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