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从在沈阳召开的中国(辽宁)绿色信贷会议上获悉,欧盟和辽宁省政府共同出资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绿色信贷工具——辽宁省清洁生产周转金。而且,首批1亿元贷款已成功发放。
“绿色信贷”应运而生 由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负责管理的清洁生产周转金,是中欧辽宁综合环境项目框架下设立的一个信贷工具,通过向辽宁省境内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中高费方案。周转金的启动资金由欧盟捐赠的500万欧元和辽宁省政府资助的500万欧元构成并全部存入华夏银行沈阳分行,已建立授信额度为1.8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凡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污染企业,并在近3年内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或罚款,且有偿还贷款能力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项目中高费方案时,均可申请这一“绿色信贷”。单个项目贷款不得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50%,贷款期限为3年。辽宁省环保局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对贷款项目进行贴息,额度最低为利息总额的30%。 首批获得这笔贷款的辽宁企业分别是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钢集团新钢铁公司的7个清洁生产项目。待这些项目竣工后将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预测如下: 贷款金额1500万元人民币的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可使产品利润总额增加45%,并可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化学需氧量和粉尘排放量分别减少16%、14%、53%、23%和23%;该公司另一个贷款金额1500万元人民币的年产6万吨甲醇技改工程,不仅可使生产成本降低24%,还可使甲醇排放量、电量消耗、天然气消耗量、蒸汽消耗量和排放的不凝气中甲醇含量分别减少30%、45%、20%、31%和99.9%;贷款金额1500万元人民币的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节水工程的环境效益就更为显著,吨钢废水、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均分别减少68%、95%和84%;鞍山钢铁集团新钢铁公司炼铁总厂的出铁场收尘回用和供料系统原料回收两个项目,贷款金额分别为1500万元人民币,不仅可明显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使吨产品烟粉尘的排放量减少45%。 据了解,辽宁省之所以能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信贷机制,与其当前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有直接关联。由于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导致辽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近年来,辽宁每年能源供需缺口一直在7000万吨标准煤左右。而曾一度号称矿业大省的辽宁,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主要资源产量均在逐年下降,8个有色金属矿山有7个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大多数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面临枯竭。辽宁省的水资源也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而且,未来的5年将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为了实现辽宁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两年前,辽宁选择了循环经济并成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省;如今,辽宁又抓紧建立了一个新的环保投融资机制——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在国际渐普及 关于绿色信贷方面的知识,记者专门请教了辽宁省环保局副局长文毅。 据介绍,辽宁在“十一五”期间,按全省GDP年均增长10%、环保投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估算,需要投入1200多亿元。如此巨大的环境投资需求,仅仅靠企业自身投入和政府投入是无法完全满足的。于是,就必须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从这个角度讲,环保正在呼唤着绿色信贷。同样,从另一个角度论,金融业也逐渐感觉到环境问题可能给其带来的商机和风险,从而也在积极响应环保部门对绿色信贷的强烈呼唤。 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推出《银行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是金融业对环保事业最突出的贡献。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272个机构和团体成为该声明的成员。上海银行是我国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的金融机构,它标志着我国的银行为推动环保事业、推广环保理念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向“绿色银行”的目标迈进。只是,我国的金融业在推行“绿色信贷”上显得动作迟缓。其实,中国人民银行曾在1995年就发布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金融部门在信贷工作中,要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把支持生态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银行贷款考虑的因素之一;将贷款项目是否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是否做到“三同时”作为贷款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不符合环保规定、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和企业,不得发放贷款;对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产业和产品,金融机构要予以积极的贷款支持。同时,原国家环保局也印发了《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辽宁新建立的这笔“绿色信贷”,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对贷款申请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的是环境问题,这在我国商业贷款里属首开先河。 “绿色信贷”的启示 鉴于辽宁率先建立绿色信贷机制并成功发放首批绿色信贷,我们至少可形成如下几点共识: 金融业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无论从环保的角度看,还是从金融业或企业盈利的角度看。 金融业的信贷导向是环保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增强机制,通过信贷政策的鼓励和限制措施,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环保的产业、企业和项目,其实质就是把环保作为信贷决策的首要的和重要的依据。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了解国家信贷政策和有关规定,关注金融和信贷政策改革的进展,并主动向金融部门宣传环保政策、法规及工作情况等,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同样,金融业也应当充分认识与环保的高度相关性,善于运用信贷工具促进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的协调发展。 企业要努力达到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觉地进行无害环境的实践,增强控制风险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造条件积极吸纳绿色信贷,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另据了解,辽宁省的清洁生产工作在全国搞得较早,并且进展也较为扎实。记者从“十五”期间的《辽宁省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方案》中得知其目标:沈阳、抚顺、本溪3市为全省清洁生产试点城市;石化、冶金、化工、电力、建材、造纸、啤酒、医药8个行业为全省清洁生产试点生产行业;600家重点工业企业为全省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即全省60%的重点污染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建设100个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辽宁省政府在印发的《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中,又把清洁生产纳入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通过政府、金融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辽宁省绿色信贷的实施,将会持续发展并日臻完善。 绿色信贷的成功运作,将会使辽宁的清洁生产有个明显的飞跃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绿色信贷的建立及首批贷款的成功发放,也从一个方面给我们启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资金是核心的问题,钱从何来?绿色信贷便是主要筹资渠道之一。 爱我家园网%- E2O!)EadT&$aNE|G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