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对40多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清理整顿之后,国家环保总局今年又对14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并和审计部门联合对污水处理厂开展环境审计。问题污水处理厂的集体曝光,不仅暴露了我国环境保护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也凸显了在推进污染防治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政策、制度设计方面的欠缺。
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不起这个问题其实一开始就存在着,现在只不过是随着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现象的日趋严重而变得更为突出罢了。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资金困难这个问题,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拨付国债,开征污水处理费;同时,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厂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道路。从各地的检查情况来看,虽有成功案例,但是问题也不少。 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是我国污染防治的一个大方向。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污水处理厂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具有盈利能力;二是要大力开发污水处??厂的相关产品,因为污水处理厂要进入市场,必须具有可供市场交换的东西。对于第一点,一些地方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来实现污水处理厂的保本微利,一些以BOT模式建起来的污水处理厂主要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来实现盈利的。但是,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征收难易不同,积极性高低不一,这项政策在很多地方还执行得不到位,例如河南就有50多个县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没有达到标准。这种情况表明,我们有必要从偏重于征收污水处理费向既要加大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力度,又要注重市场化政策、制度的设计转变,大力加强市场要素建设。我国污水处理厂给社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环境服务,缴纳污水处理费就是为这种环境服务付费。但是,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另一些重要产品如中水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处理后的水都排放掉了,没有进入市场,它的价值没有实现。没有充分利用这个盈利点,正是污水处理厂企业化、市场化难以持续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让中水成为一种商品,成为污水处理厂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缺乏政策的推动,硬件建设也滞后。由于这些障碍,一方面中水卖不出去,另一方面,用户无处可买,或者由于成本高过自来水,而没有人愿意使用,这样就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上规模的中水市场,污水处理厂的市场化之路也就走不下去。因此,政府有必要设计一揽子政策、制度,来促使一个中水市场的形成。通过这个市场,污水处理厂来进行投资、融资和生产、销售,形成自己稳定的盈利方式,从而生生不息,持续、高效地运行下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统筹安排,消除障碍,打通各个环节。 爱我家园网$- wH}Rvez)(hVn+hxh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