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一段时间以来,北京热心环保的“有车族”发出的声音,广为媒体关注。 6月1日,“绿色出行”有了更加引人注目的变化。许多单位接受了由中国国际民间合作促进会和美国环保协会提出的“绿色出行”倡议:鼓励职工在可能的情况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独自开车、打车,并对坚持“绿色出行”的人员给予奖励。如此,过去零散的个人自觉演变为一种组织自愿。这种以“组织”的形式推进公众参与的独特做法,提供了一种公众参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渠道。 爱我家园网¥- cDy4FPi*_B h~T|v 环保事业,本质上是“公众事业”,离开了公众参与便行之不远。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环境,公众环境意识急剧上升为一种热切关注、积极参与的环保热情。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的“民生指数”显示,我国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度达到85.4%,27.1%的公众表示对环境污染“最关心”。 爱我家园网@- &]JIRXVI!UshLJU: 公众对环保的关注,表明中国的环保事业发展面临着一个“一呼百应”的机会。但我们还必须面对另一组数字:统计表明,80%以上的公众最近3个月没有参加过环保活动,参与的公众仅占6.3%,绝大多数公众不知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爱我家园网@- (Uvs9%0jVF%F{c H 两组数字,折射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突出问题:公众环保热情高而参与能力差。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呼应公众参与环保的殷殷期待,我们就将失去借助“群力”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宝贵机会。 爱我家园网*- 9R}~:q+(W@lx"iP~ 公众的心理决定了他们的关注点常常是随着事件的发生不断地变化,环境问题也是这样。“圆明园事件”让大家关心了一下水生植物的生长,松花江污染让人们意识到把化工企业设在水源地旁的危险。但在目光向外关注突发性环境事件之外,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公众目光向内,在生活里行动中将环保的理念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如何在日常为公众提供一种可以参与的渠道? 爱我家园网%- gA&|CUsrlhgSDtxe 成功的公众参与活动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倡议要实际可行,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这样公众才愿意参与;二是要最大程度地引入一些激励机制,吸引个体参与。“绿色出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它所提出的要求并非 高不可及;以单位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和适当的奖励机制更保证了执行的可持续性。 爱我家园网%- hLU8f_"* I&@Bi2Y 其实,这种以单位为基础组织的环保活动并非什么新鲜事,在一些国家,企业的参与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有的便有法律要求企业如此做。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企业为那些“拼车”上班而需要临时回家的员工报销出租车费。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使得这样的“绿色出行”更有约束性。 爱我家园网%- |cVK:Y7u$GzhG+Td “绿色出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企业的承诺和对员工的激励,来保证行动的持续性。这是在政府规定和个人意识之上的一种新的保证体系。它会让公众参与更加可行,也让公众参与更加有效。 爱我家园网*- g~I1%oTStoJ*L_Du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