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变好 “以前,我儿子会批评我,爸爸,你还是环保局长呢!你看,广东这天?这水??”陈光荣经常被儿子陈思宇如此调侃,而他是省环保局副局长。 和普通人一样,即使是作为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一家无疑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而进入到2006年,陈光荣这样告诉儿子:蓝天白云天数多了,珠江水不黑不臭了。 爱我家园网*- HY3]2Mc810wEUp:"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坐船在那么臭的珠江上游览,而现在,我每年都会夜游珠江。”说这话的是广东省环保局负责珠江整治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2000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省环保局。 爱我家园网@- mNYR4VzK)A2c|KIL 她表示,珠江的变化令她的职业荣誉感得到提升。“现在珠江水能稳定在五类,雨水比较多时能达到三类,全年平均四到五类。” 爱我家园网*- Vhv$~9[FVcXCWt73 在广州,更勇敢的人则在当地官员示范下在江水中游泳,而三年之前,那是条令人心痛的江。 爱我家园网……- UU(o+)To36w4O!Sh 二沙岛,广州最昂贵的土地,静静地趴在珠江江心,这几年从她身边经过的水由黑变绿,由绿变清。岛北,凯旋会等广州顶级楼盘“俯视”江面,价格接近每平方米5万元人民币,江水水质好转被认为是房价拉升的一个极重要因素。 爱我家园网$- !"xzOZPfBSP4VWll
在佛山,20几年前,陶瓷、印染、电镀、电力、纺织、食品等产业迅速起飞,它们拉升了GDP,但它们制造污染的能力更惊人:它们让河流迅速变成黑色,让空气变得污浊。 爱我家园网@- k:gcm{EmQ7J6(&+z
当地环保人士警告,环境污染再不被控制,佛山将变成“污城”,“这不是危言耸听,投资者走了,高素质人口大规模迁移,并非不可能。”当地一位环保人士称。 爱我家园网*- d$VFxq21Y6XEI1f}
佛山对环保的努力正在改变这一趋势。此时,流经佛山市区的汾江在变好,汾江边一张姓年轻人说,在三四年前,江水的腥臭味足以令行人却步。 爱我家园网%- _UBPkM1sr1(]%sKR
“现在开始有了鱼。”他指着江对面的一片凉棚,凉棚下有很多老人在喝茶,打牌、聊天,“要是以前,老人家们可能会被熏倒。”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描述:××年前,家乡的河可以游泳,水中鱼蟹成群,晚上,天上的星星几乎会掉下来;慢慢的,不能游泳了;慢慢地,水变成五颜六色;慢慢地,鱼蟹开始死亡直致灭绝;慢慢地,星星不见了;慢慢的,月亮模糊了…… 和环境污染提前遭遇的广东,在三年前对环境污染的宣战,与中央的要求和公众的愿望是合拍的。广州和佛山,只是整个广东的缩影。 “我们不是被动地治理,而是主动向环境污染反击!”地方环保局官员说。 爬越“环境高山” 2006年上半年,广东的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4.4%,而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都在下降。还没有一个省能和广东相比。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罪魁,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意味着空气越来越不洁净,COD是水污染的祸首,可以使江水发黑发臭。 “简单讲,COD降低,可以使老百姓能喝到更干净的水,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可以使人呼吸更洁净的空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游霭琼说。 “这一高一低不是偶然。”陈光荣认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早,遇到污染问题早,使我们比较早地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 陈的一个同事则这样形容,“不是广东人比别人聪明,而是吃亏吃的早。” 广东省环保局原局长、现任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袁征回忆,“十五”期间,广东省在环保领域的投入达到1500多亿,占广东GDP的2.5%。 “在我的记忆中,全国其他地区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国际惯例为: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占GDP的3%,环境能得到有效治理。广东的投入比例已见到效果。”袁说。 广东现有污水处理厂88座,污水处理的能力居全国第一,以广州为例,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基本实现了广州珠江河段的截污,70%以上的污水经过治理后才流入珠江,而污水厂还在增加。 5年前,电厂脱硫率为零,现在,已经实现15%的脱硫率,“看起来比例还很低,但是在电荒的大背景下,电力不得不超常规发展的前提下,很不容易。”省环保局一官员称。 环保界有一个理论,就是污染和环保的关系呈倒U字型结构,初期,经济发展越快,污染就越严重,当到顶点时,要爬越“环境高山”,之后,环境也会随经济增长而变好。 “我不敢说现在就到了拐点,今年环境质量好转也和台风多、雨量大有关,但是,广东的环境肯定是越来越好。” 经济增长使广东成为GDP的英雄,这些GDP又将广东推向环境污染的“高山”,这一高山是否能跨越? 转折 与记者接触的几乎所有被采访对象,都提到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 “已经人大审议通过。”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袁征说。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开各省之先,是中国第一个省部合作的环保规划,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立法实施的区域性环保规划,当地官员极为看重。 200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会见国家环保总局局长时提出,希望广东省政府和总局联合编制珠江三角洲环保规划,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善广东环境质量。 此时,张德江刚刚从浙江调到广州,此后三年多时间里,治理环境污染,成为张德江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环保规划的制定也被认为是广东爬越“环境高山”的转折点。 按照张德江的要求,2003年,制定环保规划的工作开始启动,张德江亲任总顾问,组长由省长黄华华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担任,十位院士和环保专家参与。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张德江、黄华华和广东省有关官员多次为规划“吹风”。2004年2月26日,在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汇报会上,张德江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 “不少地方城不像城,乡不像乡”,他还捐出,不少地方,农民的居住环境比城市还恶劣,应引起高度重视。 省长黄华华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环保事关广东的未来,事关人民身心健康,一定要常抓不懈。 常务副省长钟阳胜、主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许德立反复指出,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治理。 “那几年,从我们对环境的监测结果看,到了不得不控制的程度,有些河流已经黑臭,没有污染容量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人吃了喝了不排,那不就憋死了吗?”当地环保系统一位官员回忆。 那时,这个在中国最有可能率先赶上发达国家的省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几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 2004年9月,在张德江提议下,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被当作重大事项提交人大审议,之前,也只有“十五”、“十一五”规划这样的规划才被列入“重大事项”。 审议阶段的讨论很热烈,很多常委对这个规划期望甚高,提出的意见具体到一个项目,一个说辞。 环保人士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规划,广东将治理污染的工作寄托给法律,冀望于通过法律手段使广东的环境污染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这是一场战争” 珠江三角洲环保规划纲要这样描述201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被大幅度削减,珠江三角洲水系主干、支流水质维持良好水平,酸雨频率明显下降…… “这是一场战争,”省环保局官员称,“但肯定是持久战。”按照规划要求,珠江三角洲环保规划提出“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线战略。 搞了24年环保的监督处处长周全,被他的同事称为“老环保”,“红线以内是不许建设的,你以前在那里合法,现在就不合法了,在增城,他和他的同事让76家漂染厂关闭,包括在自然保护区里的。只要红线以内,就是不能开。” 而以前,周全则面对另一番景象,十几年前,当时的一位省领导几次要求增城关闭污染严重的工厂,甚至到当地督办,但直到他退任,污染企业也没有被关。 省环保局一位官员还记得,某地在生活区建水泥厂,省环保局不批,“我们还拍了桌子,对方到省里告状。”后来,地方通过人大,调整区域规划,把行政区变成工业区。 这样不得不批了,因为工业区对环境要求要低,而现在老百姓意见很大,企业也很头疼,当地也觉得环保局是正确的。 “生活区内建水泥厂,为此还改规划,现在想起来很荒唐。而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那些小的污染企业都要关闭,原则上也不再上水泥厂了,要搞也要在原料资源地发展。” 这位官员认为,环保规划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规划使全体地方官员达成了共识,其背后是广东人观念的革新。 革新观念 在广东环保进程中,不得不提起发生在2001年的佛山市人大代表质询省环境保护局事件,令全国公众对广东省人大代表刮目相看。 位于佛山水域上游的四会市建了一个电镀城,佛山人强烈要求关闭电镀城,因为一旦出现污染问题,位于下游的佛山将遭灭顶之灾。 5年以后,周全仍记忆犹新,“我是亲历者,北江出事后,省政府对环保要求更高了,今年年底电镀城要全部搬走。” 他认为,这是因为人们环保观念不断提高,“万一出事,谁来保障?”省环保局另一名官员认为,人大代表关注环境问题,应该说是意识觉醒,说明社会的进步”。 上个世纪90年代,省环保局长到一个电厂检查,但对方连门也不让进,“这是我亲身经历的,现在不要说是我们局长,就是我去,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周全说 “环保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政府通过后报给人大,人大通过后由党委政府出面,各个书记市长都叫来培训。” “大家重视环保,是重视身边的环境,是真正开始觉醒,看到环境已经成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障碍,心里都着急,看到污染,他会愤怒,所以,你搞环保,大家能支持你。”佛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永泰说。 杨永泰曾这样劝说当地的企业主,“环境污染这么严重,许多外来人都很紧张,作为本地人更没有理由不紧张!” 这个副局长还能清醒地回忆《焦点访谈》曾经曝光过的一个案例,记者问当地官员,你们污染环境就不考虑子孙?对方答:我们都饿死了,怎么会有子孙? 而广东,实际上不存在饿死的问题了,这就必须考虑子孙,生活无忧之后,他们对环境开始变得苛刻,而这是广东人环保观念革新的基础。 杨永泰认为,从2003年之后,环保工作“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做了18年环保,以前人家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现在大家能接受你,不仅仅是行政压力使他们支持,而是内心中支持”。 主动治污 2005年12月15日,韶关北江污染事件被称为广东的“松花江事件”,事件对地方官员冲击极大。2005年12月29日,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坦言,有两个事故对他刺激很大,一是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一是北江水污染事故。 “如果上游处理不当,我们在下游的就得用消防车运水、到处派发矿泉水!”幸运的是,这次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黄龙云进一步表示,“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所有的生活,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日常生活还是家庭生活全部将混乱不堪,一个城市出现一次类似事故,它的城市形象、综合竞争力将会大打折扣!” 持类似观点的官员并不在少数,黑色的水、污浊的空气和一系列环境危机事件使人们对解决环保问题不得不关心。 杨晓光,佛山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此前是中山大学副校长,从2003年到佛山工作,环保只是十几项分管工作中的一项,“而我的时间和精力要分一半放到环保上”。 他的一个办公室就设在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9楼,这位从高校转入地方工作的副市长曾多次带队在半夜去查偷排。 2006年的一天晚上,杨晓光在夜间突袭了两家印染厂,面对污水,杨发火了,“这样的污水你们也排,受害的是老百姓,最后政府要花钱治理,你们的良心在哪里?!” 类似的检查,他的下属们已经习以为常,而工作的高强度也被杨的下属提起。北江镉污染事故期间,杨从英德会场赶回佛山开环保会,召开环保工作布置会议,在汽车上,下属看到市长手里拿着盒饭,菜就放在两腿之间。 “有的女同事会被累哭,因为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 佛山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讲述,有各种力量在逼迫你工作,不仅仅是市长,普通工作人员也在连轴转,因为那么多污染要监测,那么多项目上马,需要和各部门协调。 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划,环保将被纳入官员考核指标,“民生问题和GDP同样重要,比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杨永泰说。 2005年,佛山正式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指标体系,单位GDP能耗和城市生态环境指数正式纳入考核,两个指标,各占10分(满分100)。 这意味着,即使你的GDP增长,但是两个指标没有完成,就有可能成为政绩瓶颈,“这是逼着地方官员们搞环保,我个人感觉,到年底,有可能有人会因为这个指标没有达到而影响整体考核。”杨永泰说。 而佛山只是广东主动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 任重道远 即使对广东环境保护最乐观的人也不认为,广东的所有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虽然从程序上看,规划已由地方人大通过,意味着环境保护被纳入法制轨道,但袁征则担心实施效果,“理论上,违反决议便是违法行为,但实践中,这些违法行为很难追究法律责任,也不知道怎么追究。” 还有人担心,当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企业被迫关闭后,将会转移到山区,流域上游等环境更为薄弱的地方。 那些贫穷的地方会接纳污染企业,当地官员坦承,省里和地方政府有不同利益取向。2006年,有人大代表提出过监督议案。 针对这一问题,陈光荣表示,“已经采取针对措施。山区上不上一些污染大气的企业,前提是当地的环境容量得有保障。但绝不能像先发地区以前那样搞,否则就完蛋了。” 而外界更为担心的则是广东经济重型化趋势对环境和能源的压力。 大亚湾石化基地、广州石化基地、茂湛石化基地等基地为结合点的沿海石化产业带,以及南海石化1200万吨炼油、广州80万吨乙烯等项目都被写入广东“十一五”规划。 “我在国外访问的时候,留学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陈光荣说,一般理解,重型化意味着破坏环境,但实际上。 “石化产业在国外搞了几十年了,他们转移到我们这里,技术也同时转过来,我们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所以并不必然带来污染。重化产业甚至比加工业的污染要小。” 他认为,令人担心的不是这些大企业,而是小企业,“大企业一般很注意环保,因为,一旦出事就是大事,一停产,损失巨大,他自己会严格约束自己。” 游霭琼则担心,随着重型化工业不断增多,能耗肯定会上升,“所以广东要继续保持能耗最低任重道远”。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广东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游霭琼分析,虽然广东污水处理能力全国一流,但是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67个县中,只有21个有污水处理厂,覆盖面还有限。 此外,广东的酸雨频率依然较高,电厂的脱硫工作依然严峻,尤其是电力紧张,本来应该淘汰的污染严重的小型机组,还在使用。 洁净的空气、纯净的水,这一要求依然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意义上,“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句空话。 (李丹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